凯时k66
您当前的位置: > 凯时k66 >

对话在《自然》发文的年轻女学者熊婧 揭开女性高发阿尔茨海默症

来源:原创 编辑:admin 时间:2022-08-20 11:39
html模版对话在《自然》发文的年轻女学者熊婧 揭开女性高发阿尔茨海默症谜团

熊婧在做研究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杨岑

对话背景

阿尔茨海默症(AD)作为全球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有着“脑海中的橡皮擦”之称。

日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熊婧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个困扰人类多年的疑团作出了解释。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揭示卵泡刺激素(FSH)增高,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为该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了新方向。

4月6日,这位年轻女学者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采访。

对话人物

熊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Emory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和诊治,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五)一项。

女性更易患老年痴呆的病因找到了

极目新闻: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本次研究的发现?

熊婧: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引起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全球目前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超过5000万人,其中约三分之二的患者为女性。

女性绝经后,其体内的卵泡刺激素含量会急剧升高至10倍以上,而同年龄段的老年男性体内的卵泡刺激素仅增高2?3倍。急剧增高的卵泡刺激素与大脑中神经元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后,会激活大脑中的C/EBPβ-AEP通路,从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

极目新闻:卵泡刺激素的增高,是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已知的最大风险吗?

熊婧:还不能这样说。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课题组是在小鼠动物模型中揭示了卵泡刺激素可以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病理改变及记忆力下降,可能是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但研究和临床应用还存在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在人群中观察。这必须要客观看待。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这次的研究成果,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我和团队还会继续进行临床的长期随访。

比遗忘更恐惧的是“无药可医”

极目新闻:目前该病的临床现状如何,药物的疗效如何?

熊婧: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表现为记忆减退,慢慢发展为情绪不稳定,对陌生的复杂的事物容易焦虑和消极,并伴有轻度的认知能力下降,最终发展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精神出现问题。作为一种全球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却在被发现至今10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明确的治疗靶点,因此无法用药治愈。

这也意味着,这个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以外,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三大杀手之一,目前尚无治愈该病的药物或方法。

极目新闻:看了您的研究,体内激素的水平很重要,我们是否应该严格控制它?

熊婧:女性确实需要重视激素水平,但激素替代治疗一定是有指征的,最给力利来国际,不能盲目替代。

需要监测自己的激素水平是否在同年龄段的正常波动范围内,是否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激素水平异常。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补充雌激素改善体内激素紊乱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增加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我们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体内激素水平。

希望研究尽快应用于临床

极目新闻:既然还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和方法,那治与不治的差别在哪里?

熊婧:照顾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有点像照顾孩子,需要耐心、爱心,需要陪伴、接纳,特别考验人性。

目前医学虽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式,但有些患者觉得“治不治都一样”,这是错误的。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是有区别的。药物治疗能够延缓疾病发展速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到了晚期,只能存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隔绝,而照顾他的家人会很痛苦。早期用药,可让患者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都尽可能提高一些。

极目新闻:今后的研究具体的方向是什么?

熊婧:本次研究的结论,为临床早期筛查及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将针对特定风险基因如ApoE4与卵泡刺激素的关系进行机制层面的深入研究,以解释为何ApoE4女性携带者更容易患病。此外,我们还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以及干预药物进行开发,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带来新的治疗策略。

医院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投入,后面我们将继续深入,把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相关研究做好。我们也希望能够把基础研究尽快尽早地应用于临床,能尽快对人类的疾病控制做出贡献,虽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